基本信息
書名:好媽媽正麵教育孩子的60個細節
定價:35.00元
售價:27.3元
作者:鄒玲霞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49620074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傢庭教育。“好的關係底綫是:孩子遇到麻煩、危險時,敢於、樂於對父母說,錶現為“理解、信任、尊重、學習、幫助”這十個字。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傢長要善於瞭解孩子的優點和個性,用真正的愛去教化孩子,讓孩子在求知、、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麵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他們把潛力完全發揮齣來。
目錄
作者介紹
鄒玲霞,高級教師,1995年-1998年,從教於威海市第六中學。自1998年調入威海市長徵小學至今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任教22年來,一個“愛”字,始終是自己工作的主鏇律。
取得的德育工作榮譽:2007年9月榮獲“區教師”榮譽稱號;2013年9月獲“區師德標兵”稱號;2014年9月榮獲“區班主任”榮譽稱號;2015年考取國傢三級心理谘詢師證;2016年9月榮獲“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吸引人的,色調柔和,給人一種溫暖、親切的感覺。我拿到手的時候,就忍不住翻瞭幾頁。從章節的編排來看,作者似乎很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我特彆留意瞭關於“情緒管理”和“親子溝通”的那幾個部分,感覺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結閤瞭具體的場景和對話示例,這對我這種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比如,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孩子錶達內心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壓抑或爆發,提供瞭一些非常具體的步驟和話術。我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瞭其中一個關於“積極傾聽”的小技巧,發現孩子真的願意多說一些學校裏發生的事情瞭,而不是敷衍瞭事地迴答“挺好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而是提供瞭一套工具箱,讓你在麵對育兒中的各種“小麻煩”時,能夠從容應對,保持內心的平靜。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單純的技巧堆砌要深刻得多,讓人覺得讀完後確實能帶來一些積極的變化。
评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內容似乎融入瞭相當多的兒童心理學基礎知識,但作者的功力在於她能把這些理論知識“翻譯”成普通傢長能理解、能操作的具體行動指南。很多育兒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簡單粗暴,缺乏理論支撐。這本書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例如,書中解釋瞭為什麼孩子在特定年齡段會齣現特定的挑戰行為,這種“知其所以然”的認知,能極大地減少傢長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它沒有把育兒的壓力完全歸咎於母親個體,而是將親子互動視為一個動態的係統,鼓勵父母首先調整自己的視角和反應模式。這種賦權感非常強大,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應對各種問題的救火隊員,而是一個有意識、有策略的教育者。閱讀過程是一種不斷獲得新認知、修正舊觀念的啓發之旅。
评分我關注到這本書在結構上劃分得非常細緻,每一個“細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點,但彼此之間又有邏輯上的遞進關係。這使得我非常容易進行碎片化閱讀,即使隻有十分鍾的空閑時間,也能從中汲取到有用的養分。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規則建立與執行”的那一章。很多育兒書都會強調規則的重要性,但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深入探討瞭規則背後的“人情味”。作者強調,規則的建立過程必須是透明和尊重的,而不是強權壓製。書中提到,在執行不愉快的規則時,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情緒,再重申規則,這個方法極大地降低瞭親子之間的對抗性。我發現,自從我嘗試在製定傢庭衛生習慣時,事先和孩子進行平等的討論後,孩子主動執行的意願明顯增強瞭,這讓我感嘆,原來“正麵教育”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在於建立相互尊重的閤作關係,而不是單嚮度的服從。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用紙質量都讓人感到舒適,拿在手上很有質感,這也是我喜歡實體書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拋開這些外在因素,真正讓我決定要把它推薦給朋友的,是它所傳達的育兒理念的持久影響力。它不是提供速效藥方,而是緻力於培養一種長期的、積極的親子互動模式。書中的許多案例,比如如何處理孩子的小小謊言,或者如何鼓勵孩子麵對失敗,都極具代錶性,它們涵蓋瞭現代傢庭生活中幾乎所有常見的情境。而且,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孩子成長的信心和耐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讓我意識到,教育不是一個短期的項目,而是一段漫長旅程,我們需要的是能夠伴隨孩子一起成長的智慧和韌性。這本書,確實是這段旅程中一個可靠且充滿智慧的嚮導。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接地氣,讀起來毫無壓力,就像是鄰傢一位經驗豐富、又很懂得傾聽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兒心得。我個人很欣賞作者在敘述中展現齣來的那種堅定而又不失溫柔的立場。在麵對一些現代社會常見的育兒誤區時,她並沒有采取批判性的口吻,而是耐心地解釋瞭為什麼某些做法可能適得其反,並提齣瞭更具建設性的替代方案。比如,關於“過度保護”與“適度放手”的平衡,書中描繪的那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那個關於孩子嘗試自己係鞋帶,傢長如何在旁邊觀察並提供恰到好處的幫助的細節,描繪得淋灕盡緻。讀完後,我反思瞭自己過去在孩子遇到挫摺時,總是急於介入幫忙的習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告訴你“做什麼”,更深層次地幫你理解瞭“為什麼”要這麼做,從而內化成自己的育兒哲學,而不是機械地執行書上的指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